相信目前好多人对于张家港 保税区这方面的内容都很感兴趣,那么张女士就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关于张家港保税区依托黄金水道领跑转型之道相关的信息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解决你的疑问。
春节前夕,张家港保税区汽车整车进口口岸,一片繁忙。一排排汽车停放在宽阔的场地上,路虎、保时捷、玛莎拉蒂等各种高端品牌汽车令人眼花缭乱。这里原先是铁矿砂停放场地,自从成了全省唯一的汽车进口口岸后,进口汽车源源不断在此“登陆”,再销往长江沿线地区。2016年,该口岸累计完成进出口汽车约1.2万台,进口整车约6000台,外贸贡献额约2.5亿美元。
进口汽车从张家港“流”向全国,是张家港保税区创新产业形态的结果。“张家港保税区本身是改革创新的产物,创新发展也成为保税区与生俱来的特质。”张家港市委书记、保税区党工委书记朱立凡表示,张家港保税区作为全市的龙头板块,要抢抓建设长江经济带转型升级示范区的机遇,持续激发创新动力,以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打造沿江经济“升级版”。在这一思路的引领下,汽车、进口消费品、冷链业等新业态在张家港保税区不断涌现。
作为我省最早的国家级特殊监管区,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张家港保税区一直走在全国保税(港)区前列。2016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23亿元、工业销售1115亿元、进出口总额115亿美元、物贸成交额约3500亿元。去年6月,张家港保税区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长江经济带转型升级示范区,在创新驱动发展、产业升级等方面肩负起先行先试的使命。
“只有全力塑造创新发展的特色品质,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才能高标准建设转型升级示范区,继续走在长江经济带发展前列。”张家港市长、保税区管委会主任黄戟认为,推进创新发展首先要全力发挥企业创新主力军的作用,实现优势产业向规模化、高端化转型升级。
在创新上表现抢眼的企业不只是康得新,张家港保税区在新材料领域已经集聚了一批创新型企业,新兴产业产值约661亿元。目前,保税区正以环保新材料、锂电材料等重大产业基地为依托,再打造两个千亿级的新能源和新装备产业集群。
引领长江经济带转型发展,港口功能创新同样重要。以前张家港保税区发展现代服务业主要靠港口优势,为落户企业提供一个利用大进大出、快进快出物流通道,现在则要通过功能创新引领业态转型,实现现代服务业升级,才能继续领跑长江流域“流量经济”。
瞄准业态创新发力,让张家港保税区从“黄金水道”上获得了更多机遇。冷链物流产业可以减少生鲜产品的物流损耗,具有巨大潜力。就在很多地方不知道冷链物流产业为何物时,张家港保税区在全省抢先发展这一产业,建设了总投资6亿元、占地面积近8万平方米的温控产业园,通过这个“超级冰库”,为冷链物流产业提供核心配套服务。